鋰電池可靠性試驗有哪些方面?
2025年06月17日 11:59
鋰電池的可靠性試驗種類繁多,旨在評估其在各種預期使用條件、濫用條件以及環(huán)境應力下的性能、安全性和壽命。這些試驗通常根據應用領域(如消費電子、電動汽車、儲能系統(tǒng))和遵循的標準(如GB/T, IEC, UL, UN, SAE, ISO等)有所不同。主要類別包括:
一、 安全可靠性試驗 (重點評估電池在極端或濫用條件下的安全邊界)
電濫用測試:
過充電測試: 將電池充電至遠高于其額定上限電壓(通常1.5倍或更高),監(jiān)測是否發(fā)生起火、爆炸、漏液。
過放電測試: 將電池放電至遠低于其額定截止電壓(甚至反充),評估是否發(fā)生漏液、內部短路風險增加或無法恢復。
外部短路測試: 在充滿電狀態(tài)下,用低電阻導體短接電池正負極,模擬意外短路,監(jiān)測溫升、是否起火爆炸。
強制放電測試: 對電池組中單體進行反向強制放電(模擬電池組中單體失效時其他單體對其反充)。
機械濫用測試:
擠壓測試: 用特定形狀的壓頭(如圓柱、平板)以特定速度擠壓電池至一定變形量或壓力,模擬車輛碰撞或嚴重擠壓場景,評估是否起火爆炸。
針刺測試: 用特定直徑(如3mm, 8mm)的鋼針以特定速度刺穿電池(通常是最厚處或特定部位),模擬內部短路,評估是否起火爆炸。(注:某些新標準如GB 38031-2020 對電動汽車電池已取消強制要求,但仍是重要評估手段)。
沖擊測試: 讓電池承受高加速度(如幾十G)的機械沖擊(半正弦波、后峰鋸齒波等),模擬劇烈碰撞或跌落沖擊。
跌落測試: 將電池從不同高度(如1m, 1.5m)以不同姿態(tài)跌落到硬質表面(如混凝土)。
振動測試: 模擬運輸或使用中的振動環(huán)境(隨機振動、正弦掃頻),評估結構完整性、連接可靠性,長期振動后是否引發(fā)性能衰減或故障。
翻轉測試: 將電池在多個軸向進行連續(xù)翻轉(如6小時內翻轉10次),評估在非正常工作姿態(tài)下的安全性。
熱濫用測試:
熱沖擊測試: 將電池在極端高溫(如+85°C/+130°C)和極端低溫(如-40°C)之間快速交替循環(huán),評估材料耐受性和密封性。
高溫存儲測試: 將充滿電的電池在高于其正常工作上限溫度(如60°C, 85°C, 130°C)下長時間存儲(數天至數周),評估容量衰減、內阻增長、漏液、起火爆炸風險。
加熱測試: 將電池置于高溫箱中,按特定速率升溫至目標溫度(如130°C, 150°C)并保溫,觀察熱失控行為。
熱失控擴散測試: 主要針對電池模組或包,人為觸發(fā)其中一個單體熱失控(如加熱、針刺),觀察是否會蔓延到相鄰單體/整個系統(tǒng),評估系統(tǒng)的熱管理設計和阻隔能力(電動汽車電池強制要求)。
環(huán)境濫用測試:
低氣壓(高度模擬)測試: 模擬高海拔(如海拔15240米/11.6kPa)或航空運輸環(huán)境下的低壓狀態(tài),評估是否漏液、膨脹、起火爆炸。
燃燒噴射測試: 直接對電池或電池包進行外部火焰灼燒(如汽油火焰、丙烷火焰)一定時間,評估耐火性和是否加劇熱失控。
二、 環(huán)境適應性可靠性試驗 (評估電池在預期使用環(huán)境下的性能和耐久性)
溫度循環(huán)測試: 在規(guī)定的溫度范圍(如-40°C至+85°C)內進行多次循環(huán)(數十至數百次),模擬晝夜、季節(jié)或使用環(huán)境變化,評估容量衰減、內阻變化、密封性、材料疲勞。
高溫高濕存儲/運行測試: 在高溫(如40°C, 55°C)和高相對濕度(如85%, 95%RH)條件下存儲或進行充放電循環(huán),評估電解液穩(wěn)定性、界面副反應、腐蝕、漏電流、容量保持率。
低溫存儲/運行測試: 在極低溫度(如-20°C, -30°C, -40°C)下存儲或進行充放電(通常小倍率),評估低溫啟動能力、容量發(fā)揮、內阻激增、析鋰風險。
鹽霧測試: 模擬沿?;蚝}環(huán)境(如5% NaCl溶液噴霧),主要評估電池包外殼、連接器、金屬部件的耐腐蝕性(單體電池一般密封,此測試更針對系統(tǒng))。
防塵防水測試: 按照IP等級(如IP67, IP6K9K)進行測試,評估電池包外殼的密封防護性能。
三、 電性能與壽命可靠性試驗 (評估電池在正常使用條件下的性能衰減和壽命)
循環(huán)壽命測試: 在規(guī)定的充放電條件(溫度、倍率、截止電壓、SOC范圍)下,對電池進行重復的充放電循環(huán),直到其容量衰減至規(guī)定閾值(如80%初始容量)。記錄循環(huán)次數。這是評估電池使用壽命的核心測試。
日歷壽命測試: 將電池在不同SOC狀態(tài)(如50%, 100%)和不同溫度下長時間存儲(數月到數年),定期檢查容量和內阻衰減。模擬電池在擱置狀態(tài)下的老化。
倍率性能測試: 測試電池在不同充放電電流(倍率)下的容量發(fā)揮、電壓平臺、溫升特性。
自放電測試: 測量電池在開路狀態(tài)下存儲一段時間(如7天, 28天)后的容量損失率或電壓降,評估其儲存性能和內部微短路的可能性。
內阻測試: 測量電池在不同SOC和溫度下的直流內阻或交流內阻,內阻增長是老化的重要標志。
容量測試/能量測試: 在標準條件下測量電池的實際放電容量和能量。
工況模擬測試: 使用真實的或模擬的應用負載曲線(如電動汽車的駕駛循環(huán)、儲能的充放電曲線)對電池進行測試,更貼近實際使用場景評估性能和壽命。
存儲恢復測試: 電池在特定條件下(如高溫存儲)老化后,在標準條件下進行數次充放電循環(huán),觀察其性能的恢復程度。
四、 其他可靠性試驗
絕緣電阻測試: 測試電池包(模組)內部電路與外殼/地之間的絕緣性能(高壓系統(tǒng)尤其重要)。
耐電壓測試: 測試電池包高壓部件的耐壓能力(如直流耐壓、交流耐壓)。
EMC測試: 電磁兼容性測試,評估電池包對外界的電磁干擾以及自身抗干擾能力(系統(tǒng)級)。
噪聲與振動測試: 評估電池包在運行時產生的噪聲和振動水平(系統(tǒng)級,尤其是冷卻系統(tǒng)工作時)。
耐久性測試: 模擬長期使用中的機械應力,如連接器插拔次數、線束彎折次數等(系統(tǒng)級)。
選擇哪些試驗取決于
電池的應用場景: 消費電子、電動汽車、儲能、電動工具、航空航天等要求差異巨大。
目標市場及法規(guī)要求: 不同國家和地區(qū)有不同的強制認證標準(如中國的CCC/強檢、歐盟的CE、北美的UL/UN38.3/DOT、國際的IEC等)。
客戶的具體要求: OEM廠商通常有自己更嚴苛的企業(yè)標準。
研發(fā)階段的需求: 研發(fā)階段可能進行更全面的探索性測試,量產階段則側重于符合標準和客戶要求的驗證性測試。
總結: 鋰電池的可靠性試驗是一個龐大而復雜的體系,涵蓋了安全、環(huán)境、電性能、壽命等多個維度。通過系統(tǒng)地進行這些試驗,可以全面評估鋰電池的質量、可靠性和安全性,為其在各種應用場景下的成功應用提供保障。在設計測試計劃時,務必參考適用的國家標準、國際標準和行業(yè)規(guī)范。
下一條
相關新聞